第30章(2/2)
笑边说“这叫一个头两个大”的人不会想到,我的脑袋里曾有个瞬间闪过这样的念头。
不过幸好它通常只是转瞬即逝,不足挂齿。
路上被同班同学逮住要帮忙担任模特。她的目光迅速转向了我。我捂着脸嚷嚷“最近脸长胖了不上镜我不要拍”,但最后还是穿着白色纱质的娃娃衫,捧着一个苹果站去了阳光里。
“你笑一下嘛,这样,把苹果放在嘴边,要么就装作很想吃的样子闻它。要么……总归,得有点表情吧。”
我视野的角落里有个戴白色毛球发饰的女生正在琢磨光线和角度,绕着另一个苹果团团转。
数码相机快门“咔哒”一声。
原来我笑了起来。
过后我问我帮上忙的那位同学:“这算现实主义还是经典主义?”
看过《三年班》的读者好像都不大能接受:“柳溪川怎么能嫉妒季明樱啊?”——
因为她们是朋友。
天涯海角,世界上比我优秀的人那么多,我只会崇拜。
正因为是朋友才会嫉妒。
正因为偶尔无伤感情地嫉妒了,才发现:哦,原来这是我的朋友。
小说中的恋情和现实中的总是差太多。
小说中又帅气又温柔又聪明又优秀的男生可以喜欢上长相平庸成绩差的女生,有时候还会说着“我绝对会像你记得我一样记得你,可是也不会随便提及你”,对她微笑,把指尖靠近心脏,承诺道“我把你记在这里”。
哎呀哎呀,真是又科幻又美好让人羞红脸。
可是现实中女生和男生的交往,第一周女生太忙,两人没有见面,第二周男生太忙,两人又没有见面,第三周他们去看了一场电影,第四周他们分手了。
如果非要写成小说,只能叫《人间喜剧》吧?
不是世界名著的那种。
然而,现实中的友谊却和小说中一模一样。
《声息》中的溪川和明樱,《三年班》中的芷卉和溪川,不可以算是“经典主义”或者“现实主义”的模式吗?
能够相信、能够对号入座的只有友谊。
并不是所有的嫉妒心最终都会衍化出惨烈的结局。说到嫉妒你这件事,也并不意味着我的阴暗面有多么凌厉。怀着这样的小嫉妒,人未必就会远离善良。
嫉妒你,接近你,模仿你,远离你。
只不过因为我和你是朋友而已。
这次焦距和模式都调对了。
“你别动,我想拍我们俩在地上的影子。”
“拍得清楚吗?”
“拍得清楚。你看呀。”
“为什么我的影子看起来比较胖?”
“没有啊,你只是脑袋比较大。”
“……”
角度问题,两个影子斜斜地倾向一侧,相等的长度。
可以用“有时候”和“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来形容的是,我们比肩而立也不成问题啊。
最后一段关于剧情的对话——
“就让涟在和凌浩轩在一起吧。”
“为什么?”
“因为一个叫涟【在】一个叫凌【浩】轩啊!就冲这名字也应该在一起!”
而最后一段关于《声息》和花的对话——
“你到底什么时候能写好《声息》啊?”
“星期天。黑暗系写得我自己都快五脏穿孔了。下一本一定要写治愈系的!你要是也没课的话,星期一我们去玉渊潭赏花吧。”
..100%要感谢的人:我的死党阿八和小婷,我的编辑暖暖。>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