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地图(1/2)

审问结束,秦远稀里糊涂随着石世安和安德馨来到了团部。

石世安的办公室很简陋,屋子不大,也就十来平米的样子。

正中间摆着一张大桌子,桌子上面竟然摊着一张五万分之一的军用舆图。

所谓五万分之一,那就意味着舆图上面的一厘米即是实地的五百米。在作战舆图里,这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最精密,最实用的了。

舆图很大,占了大半个桌子。

山丘、小溪、村、庙宇乃至小路、水田都在舆图上画的清明确楚。

地名一律用汉字标注,山顶制高点和山腰等高线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标明了若干米,所有道路也都标明了分段里程。

在舆图的正上方有一排大字“中华民国八年测图”。

秦远一眼就被这张军用舆图吸引了,固然他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如何应用军用舆图,但从东北撤退的这一段时间里,他曾经具体的向张凤林请教过关于军用舆图的事情。

现在固然不说如何精通,但也能看个**不离十。

这份舆图之具体让他感到惊奇。身为指挥官,军用舆图就是自己的第二把枪,显然石世安的这第二把枪非常的好。

石世安坐在椅子上,他注意到了秦远的眼力,不由有些自得。

这份军用舆图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轻易得到的,这个年代军用舆图非常稀疏,尤其是五万分之一的更是稀疏到可怜,一般人根本得不到。

要不是他有个好兄弟在军部当顾问,他也得不到这么具体的舆图。

“怎么样,我这舆图不赖吧,咱们旅长找我要了好几次,我都没舍得给他!这可是我的命根子啊!”

“舆图是不赖,就是有些老了。”秦远有些惋惜的答复道。

中华民国八年,那就是那就是1919年,现在是1932年了,也就是说这份舆图是13年前的了。

十多年过往了,谁也不能断定舆图上面的标识是否正确了。

听到秦远的话,石世安一愣,随即便有些遗憾的说道:“确实有些老旧了,但没措施啊,谁让上面不器重呢,能有这么一份舆图已经不轻易了。”

秦远一想也是,南京国民政府的不作为那是众所周知的。

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成为中国这片土地的实际统治者,到现在二十年了,在自己的国土上居然连鬼子懂得都没有。

在东北秦远就见识过鬼子舆图的厉害。

那一次山崖的伏击,鬼子就是依附舆图上标识的小路抄了秦远的屁股,导致伏击失败,也使得雷钢投降了日本人。

想到这,秦远就有些落寞。在自己的国土上和侵占者打仗,却在军用舆图上面连敌人具体都没有,这种事情也就国民政府可以办的出来。

看到秦远心情有些沉重,石世安也能明确他的想法。

他自己又何尝不感到遗憾呢,但没措施,现实就是如此,人要往前看,没有舆图难道就不打仗了吗!

安慰了秦远几句,石世安从兜里取出一盒烟,给秦远和安德馨一人分了一根。

烟是美国骆驼牌,这在这个时代可是一等一的好烟。

这烟有个著名的特点,那就是烟标中引人注视标驻足沙海、昂首天外、傲视世俗的骆驼。也正是这“沙漠之船”才成为“骆驼”香烟的标记,使得“骆驼”香烟驰名于世。

此时的军官月薪水实在是非常高的。

在1926年蒋介石签订的“国民革命军给予令”中,规定的各级军官、士兵月薪水中,像石世安这样的上校团长一个月有2400元,而且团部还有200元的公费支出。

所谓团部公费支出,实在也就是变相的即是给团长的补贴。

所以说,此时一个上校团长抽骆驼牌香烟还是属于正常程度。

但到了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试行国难饷章,在部队中试行降低官兵薪饷,上校工资就大幅度降低了。

等再到了1942年,军政部重新修订饷章,上校此时就已经降到240元一个月了。

等到了那个时候,一个上校别说抽骆驼了,就是老刀牌也得悠着点了。

抽着烟的工夫,卫兵把茶送了上来。

秦远端起来喝了一口,他固然不会品茶,但也能感到的到这茶非常的好,喝完之后,满口的鲜爽,醇香。

“这是什么茶,挺不错的啊。”秦远夸奖了一句,他实在是想和石世安要点,回往慢慢喝,但初来乍到,还是没好意思。

“很不错,那你可小瞧这茶叶了。这是我托人从华茶公司弄回来的顶级信阳毛尖。”

看着秦远满脸茫然,石世安不得不又解释道:“先说这华茶公司,那是上海滩最大的茶叶出口公司,在那里,你提起华茶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再说这信阳毛尖,这就更了不得了,拿过万国展览会的金质奖状和奖章,据说那老蒋来了客人也拿这个茶招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