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治鬼新方(2/5)
牌、手鼓、念珠之类驱邪法器,几张缺胳膊断腿儿的法桌歪歪斜斜叠成小山,上头挂着些破法冠、烂袈裟,挨近了,还闻着一股子粪臭。 可以看出,阮家先前对所谓“宅神”的态度,决不似如今的阮延庭口中那般平和。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而到了这里,被李长安斥退的“宅神”们又恢复了气焰,污言秽语又冒了出来,同时门窗无风开阖,瓦片在屋顶簌簌抖动。 好似宅子变成了活物,张牙舞爪,恐吓着两个贸然闯入的凡人。 怪不得称为“宅神”。 然而,李长安打听过了,这栋宅子修成不到百年,哪里能成精怪?多半是什么脏东西潜藏在其中作祟。只不过它们的凭依隐匿之术相当高明,李长安如今没了鼻子,使不出冲龙玉,单一双鬼眼也难把它们揪出来。 道士没去搭理屋中怪相,让阮十七领着继续四处检查。 先是去老太公的书房,后又到小厮被拉进床底的厢房,期间“宅神”们作祟越演越烈,不止于恐吓、羞辱,干脆动起“手”来。 时而瓦片劈头砸下。 时而门窗在人经过时,突兀弹来。 但都被李长安眼疾手快一一化解。 最后到了厨房。 这里尤为惨烈,到处都是垃圾,弥漫着一股子怪臭,好像被几十号流浪汉当成了厨房兼厕所兼垃圾场。 亏得李长安丢了肉身,鼻子也不灵了,否则他是一步也不肯踏进去的。 全靠着职业素养,李长安忍住恶心在里头检查了一圈,意外发现连着厨房的一个地窖出乎意料的干净。 问阮十七,这里原来是酒窑。 下去一看,里面堆满了空酒坛,但窑中的残留的酒味儿却很少。 道士啧啧摇头,转身回到厨房,找到灶台附近之前被忽略的几个空陶罐,拿起来嗅了遍气味儿,全是花雕、黄酒之类,是厨子为烧菜预备的。而今,也同酒窑的酒坛一般,干干净净、空空如也。 身边的阮十七终于按耐不住了,他跟着李长安转悠了半天,也没搞清楚李长安在找什么,如今终于见着道士脸上露出若有所得的神色,正开口: “法师……” 砰! 一声巨响吓得他打了个哆嗦。 忙慌看去,却是房门被猛地摔进门框,又是“宅神”的恶作剧! “腌臜鬼驴球!” 阮十七第一次骂出了声,愤愤扭头,却没发现,房梁上原本用绳子挂着一支火腿,方才摔门的一下将绳子一头震松,那只大火腿于是呼啸着甩了下来。 当他察觉脑后生出恶风,已然来不及躲闪了。 千钧一发之间。 李长安迅疾出手,拽住他胳膊,往旁一拉,火腿于是从他身边呼啸而过,最终砸在墙上,留下一个小坑。 阮十七呆呆伫立,不由摸着后脑,久久不曾回神。 直到李长安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吧,该回去了。” ………… 刚出了阮家大门。 那阮延庭就急吼吼冒了出来,显然已经等候多时。 他一把抓住李长安的衣袖。 “法师可已降服了那宅神?我等今晚能搬回家住啦?” 好家伙。 他对李长安的信心比李长安自个儿都足。 可不料。 “难缠,难缠,我道行浅薄,恐怕无能为力。” 说罢,李长安唉声叹气抬脚就走,留下阮延庭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旁人劝慰了几声,才失魂落魄跟上来。 直到拐过街角。 李长安突然返身。 阮延庭吃了一惊:“法师?” “嘘!莫让鬼神听着。” 道士小声说。 “难缠归难缠,但我也不是全然没有办法。只不过,还得再破费一二。” 阮延庭顿时“领会”。 脸色变换稍许,一咬牙:“法师也知我家初来乍到,需要打点的地方不少,实在是钱不趁手,四……不!五百两如何?!” 道士摇头失笑。 “又不是要买龙肝凤髓,哪里需得着这么多钱?” 李长安略作解释,阮延庭才明白过来,原来不是要加钱,而是让自家准备一大桌子酒菜,菜不需多稀罕,大鱼大肉即可,酒则一定要是好酒,且要足量、够烈。 …… 阮家照着吩咐去准备,李长安又要来了黄纸朱砂,绘制成一张张黄符,让阮家挑几个手巧的女人,把符纸都折成纸青蛙。 等到酒菜买好,纸青蛙已经叠好了一脸盆。 再将买来的好酒一坛坛挨着脸盆摆好,随手掐个火诀,将满盆折纸点燃。 烧得差不多了。 李长安对着袅袅上升的青烟缓缓呵出一口气,但见烟柱顿如拉面师傅手里的面条,扭成一个个小小的烟团四下飘散。 轻飘飘软乎乎的烟团子,在空中晃了晃,转眼竟化作一只只青蛙模样,“呱呱”欢唱着跃入酒坛融入酒中不见。 ………… 临近中午,城内早早热闹起来。 即便是阮家大门前这条街面,也是半点儿不见冷清,过往的行人、叫卖的商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甚至有个卖糖人的,把家伙事就摆在阮家大门边上,一群小人儿围着看稀奇,家长们就在旁笑眯眯闲聊,一点儿不慌张。 他们不知道阮家闹鬼? 当然不是。 阮家这点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