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深宫魅影(3/6)
“可是奴婢担心这样冒冒然的举动会不会——”
闻言,夜翎的唇角微微勾起,双眸中的熠熠神采令人目眩。
“灵素,本宫此举就是故意要激怒那些在我们身边虎视眈眈而又蠢蠢欲动之辈!须知,不敲山何以震虎啊——”
灵素的脑海中却是浮现出七年前在相业寺山门前那个痴痴的身影,她突然被自己的一个大胆猜测吓出一身冷汗,难道——
夜翎站在高阁冷冷地看向夜幕中的璃宫,突然开口:
“听,近日,太子殿下送给二皇子一套宫外别庄,太子又频频前往那里,不知陛下可知此事啊?”
灵素微微惊讶:
“娘娘的意思是?”
夜翎悠然地推开窗扉此时,夜色沈沈,月华如水,听着风声划过耳畔,清晰如许,任夜风肆意拂在脸上,她回头冲灵素神秘一笑:
“陛下的儿子们如此兄友弟恭,一派兄弟情深,怎么着也得让陛下知道了好好地表彰一下吧?”
那含笑深幽,隐隐透寒的眼神,当灵素接触上时,竟有种坠入冰潭的感觉。
主子变了,变得越发深不可测,也越发不择手段!
看到灵素眼里的惧怕,夜翎淡淡地收回眼神,她抬起头去看头顶的明月,夜风起,万缕青丝在阁内鎏金宫灯下,亦如黑檀绢丝一般闪耀纷舞。一缕一缕,划过眼前,即使缭乱视线,也难掩细睫下那道摄人心魄的光辉。
九月初三是娴妃的寿辰,她一向秉持勤俭,不喜铺张,但无论如何,她也是四妃之首,宫嫔们也不敢真的佯装不知,竞相派了宫里的女司送来了薄礼,聊表心意。
娴妃坐在楠木鎏金椅上,看着眼前荧光闪闪的雀尾捻丝织锦,忍不住啧啧道:
“太子妃真是蕙质兰心,这件革丝织锦用如此细密精湛的针法,即使是宫中最好的绣娘也是万万及不上的——”
景未央一如既往地温婉娇美,她低下头似羞稔:
“娴妃娘娘抬举,儿臣只是雕虫技罢了,还请娴妃娘娘笑纳——”
娴妃呷了一口清茗,抬眸,冲景未央莞尔:
“太子妃客气了,本宫听太子妃的母亲是江南第一绣庄的四姐,难怪你习得一手好绣法,也算家学渊源,得你母亲真传啊!”
景未央眉眼低垂,淡淡的睫毛阴影,宛然一痕青墨,遮住眸底神色:
“娘娘喜欢就好,儿臣曾听太子过,前皇后早逝,这些年来都是娴妃娘娘您多加照拂,才有太子的今时今日,他让儿臣要像孝敬父皇母后一样孝敬娴妃娘娘——”
娴妃认真地看向景未央,眸子里若有深意,她摇摇头,似意有所指地感慨:
“太子妃言重了,太子一向是个宽厚良善之人,不像有些孩子,年纪就城府深深,仗着陛下的宠爱,肆意妄为,不知好歹——”
景未央身子微微一怔,然后很久才从最近挤出一抹僵硬的笑:
“娘娘的是——”
她的睫羽颤了颤,娴妃是在隐晦地表达对陛下偏心于幺儿的不满么?,难怪父亲一直催促自己跟娴妃走近,她恍然,原来如此!
同时也明白了父亲话中的深意,这个外人眼里潜心修佛的娴妃,看来也绝对非等闲之辈啊!
夜翎的身子越发重了,这几日,太医院几乎每日过来请脉,李太医两个月前就已确诊此脉必定又是个龙子无疑,一时在前朝后廷激起千层浪,皇后一育有一亲子瑾王,又抚养一子煜王,要是再添一子,那么——
朝中大臣无不惶恐!
这一日,灵素刚刚摆弄好晚膳,却被夜翎挥手让人给撤了下去,她有些莫名。
夜翎屏退众人,渐渐地变了脸色,目光更是沉了几分:
“灵素,常青,柔嘉公主要携子来天朝省亲啊,这会儿,一行人已经整装待发,此事当真?”
夜翎微微地敛了敛凤目,一番往日里的温润,面色严肃地看向一脸震惊的灵素,脑海中飞快地闪过一些关键词:
当年的万州才女,忠义候的爱女,柔嘉公主,和亲,乌赫——
她在心中冷嗤:八年的韬光养晦,这次突然搞出这么一出戏,恐怕这又是乌孙别哲下的一招险棋!
灵素点点头,眸子里掠过一丝愁绪,走上前有些迟疑的道:
“确有其事,据当年柔嘉公主嫁给乌赫国王后,颇受宠爱,后来更是生下了乌赫国王的长子——乌孙贺兰,此子早慧,乌赫太后对此子颇为偏爱。”
“灵素,不知为何,这几日,本宫总觉得有种风雨欲来的不祥之感——”
夜翎垂下脸,陷入无边的臆想,垂落的发丝掩盖了大半个容颜,苍黄的烛光下她的脸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颜色。
灵素一向深知她,见主子一脸凝重便知大事不妙,她试探着问道:
“主子是怕——”
夜翎缓缓地抬起眼,将目光落到她脸上,仿若唏嘘般感慨一声:
“这个所谓的柔嘉公主时隔八年突然造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