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1/4)

随后又继续说道:“如果是我率军来攻魏国,见此地层峦叠嶂,当中夹着十余条路,或许会取道子午谷长驱直入长安,但孔明恐怕不会采用这一战术。我观其以往作战方式,用兵极为谨慎,无论何种情况,总会先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之后,方才展开战斗。”

司马懿说起孔明的战术,令人觉得他已将孔明用兵之道烂熟于心。张郃听得入神,心中不禁赞叹,此即所谓英雄识英雄吧。

“据我看来,孔明或许会出军斜谷今山西眉县西南三十里斜谷关,来取郿城今山西眉县,再从那里分兵去攻箕谷。我已发出檄文,要曹真所部尽快增强郿城防御;另派一支奇兵埋伏于箕谷道口,若他来攻此处,便可将其歼灭。”

“那么,都督自己如何行动”

“此乃最高机密。”

司马懿压低声音继续说道:“秦岭以西有一高地,名唤街亭。其旁有一城,叫做列柳城,此一山一城堪称汉中咽喉。孔明欺曹真不识此地重要,量他不会派兵去攻。张郃,你若与我发兵前去奔袭,岂不快哉”

“啊,都督真是神机妙算。若能攻占街亭,便犹如一把尖刀插入了敌人肺腑。”

“若能占领那里,断了蜀军运粮之道,孔明便只能退回汉中。”

“断了食粮,陇西各郡岂能不溃败都督如此好计,何人能想得到”

“不,切不可有了好计便自鸣得意,须知对手是诸葛孔明。他与孟达之流大不相同,切切不可轻敌。”

“都督所言甚是。”

“若要前进一里,必先探知十里之外敌情,若要前进十里,更须查明敌人有无伏兵。你要切记,胆大心细,方能克敌制胜。”

“在下明白。”

“那你就去准备吧。”

司马懿让张郃返回前阵,又令文书起草檄文,将作战方针通告曹真中军,再三严加告诫:“切勿擅动,以免中孔明圈套。”

祁山甘肃省礼县附近的山岳旷野位于魏蜀两军之间,司马懿正想在此与蜀军进行首次会战。

这里也是孔明选择的理想战场,会战之前,他早已命蜀军各部占领了有利地形。

新城陷落的消息传来,使孔明心头蒙上了一片阴影,但他得到消息后却对左右说道:“孟达之死并不足惜,我现在担心的是街亭方向。司马懿大军来得如此之快,他必已看准此处,即刻便会挥师进攻。街亭乃是我军咽喉要地,已容不得耽搁时日,必须尽早派人前去把守。”

该派何人前去孔明环视着身旁众将,似在物色可靠人选。

参军马谡从旁跨前一步,抬头望着孔明恳求道:“丞相,请派我去。”

“你”

孔明上下打量了一番马谡,似乎原本从未将其纳入过考虑的人选。

马谡的求战热望极为炽烈,他说深知司马懿与张郃为稀世名将,但称自己也研习兵法多年,如今早已过弱冠之年,至今尚未有任何建树,实在惭愧之至。

他倚仗每日跟在孔明身旁,与其关系亲密,故而不停地反复恳求:“在下想来,倘若小小街亭也守不住,将来有何颜面置身军伍之中请务必派我前去。”

马谡尊崇孔明如父如师,孔明对他也像慈父一般,多年以来,一直关注着他的成长。

马谡为马良的幼弟。马良与孔明原为刎颈之交,又是为国捐躯,故孔明悉心抚养其遗族,更钟爱马谡的才气。

刘玄德在世时曾对孔明说过:“此子虽才气过人,但不可重用。”

但孔明对马谡才气的赏识,似乎使他忘却了刘玄德的告诫。马谡成年以后确实才华横溢,军机兵略无所不通,众人公认其为孔明门下第一才子,孔明心中也期待他能有所成就。

如今听到马谡百般恳求,孔明作为丞相,知道他尚显稚嫩,去守街亭责任过重,但也觉得让这一有志青年去与强敌苦战,或许能使其得到历练,有助于其将来担当重任。孔明虽在心中对这两种想法进行权衡,但已无暇细想是否应对马谡如此偏爱,他脱口问道:“你真的愿去”

马谡一听喜形于色,立刻斩钉截铁地发誓:“当然愿去。若有差池,乞斩全家,绝不反悔。”

“你须知军中无戏言。”孔明郑重地提醒他,并再三告诫,“司马懿与其副将张郃均非等闲之辈,切不可大意误事。”

接着又吩咐牙门将军王平道:“我素知你平生处事谨慎小心,非轻浮妄动之人,故特命你为马谡副将,你们且小心谨守街亭要地。”

孔明展开街亭一带的地图,对这一咽喉要道的地形与布阵详加说明,再次向二人重申,切不可擅自行动去攻长安,只有坚决扼守这一战略要地,不让敌人由此前进一步,方可保证大军攻取长安。

“遵命我等一定死守街亭。”

马谡与副将王平率领两万余人马,急速驰向街亭。

孔明送走马谡、王平,过了一日,又召高翔前来,交与他一万骑兵,命令道:“街亭东北山麓有一座列柳城,你去那里屯兵扎寨,若见到街亭情况危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