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节(3/4)

不得而知了。

除了两名辅弼之外,孙权又任命顾雍为丞相,陆逊为上将军,辅佐太子镇守武昌,自己仍旧返回建业。

魏蜀之战日趋激烈,吴国也愈益显现出国力的优势。宿老张昭力主修文偃武,振兴产业,增设学校,奖励农耕,促进畜牧,以备来日之需,同时建议派遣特使赴蜀,怂恿其继续攻打魏国,并要特使昭告蜀国,吴王也已登基即皇帝位,其用意也是为了博得他国的承认。

特使先后去了成都与孔明所在的汉中,孔明接待特使的心情极为复杂,因为天无二日是他的天下观,他的理想是重建汉朝的大统。然而面对吴国特使,他却无法倡导自己的理念如果反对吴王称帝,吴国必然会与魏国结盟,如此一来,蜀国将永无兴隆之日,蜀国一旦灭亡,自己的理想抱负自然也就无法实现了。

孔明立即拿出大量汉中特产作为礼物,派遣贺使携贺表一同送往吴国,贺表中称:“此实乃值得庆贺之幸事,吴蜀两国今后必将共同繁荣。”

然后他在贺表中又向吴国提出:“现在贵国若以强兵攻魏,魏国必然土崩瓦解。我蜀军自然亦会不断进攻,使其两面受敌,首尾不得相顾。”

同时,又向吴国朝野大肆散布攻魏时机已到的言论。

吴帝孙权收到孔明贺表,果然立即将陆逊召回建业,征求他对攻魏的意见。

“对蜀国的要求当如何应对”

“吴蜀既然订有盟约,自然不能拒绝蜀国要求。可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蜀国为应。待孔明加紧攻魏,再审时度势,乘虚发兵中原,先于孔明攻入洛阳,此乃吴军之上策。”

孙权听罢,会心地笑道:“但愿如此。”

孔明决定三出祁山,因为他收到确切情报,陈仓城守将郝昭已经病危。

郝昭也已将自己的病情申奏洛阳朝廷,请求派遣大将前来接替。

镇守长安的郭淮得到消息,与张郃商议道:“郝昭病重,怎等得及朝廷派人来你可速去替他。我自写表申奏朝廷,另行定夺。”

张郃引着三千兵马,急忙赶往陈仓城来接替郝昭。

然而,张郃还是晚了一步,他尚未赶到陈仓,郝昭便已死,陈仓城也已落入蜀军手中。

蜀军进攻何以如此迅速原来坊间频传要来进攻的孔明大军,实为姜维、魏延所部,他们打着孔明旗号行军,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其实孔明早已亲率中军悄悄离开汉中,神不知鬼不觉地便已从山间小路迫近陈仓城后门。他连夜派人进城放火,打开城门,蜀兵得以乘乱一拥而入。

待到姜维与魏延领兵来到城下时,整个陈仓城早已被蜀军占领。难怪魏将张郃火速前来增援,也未能赶在蜀军前面。

姜维、魏延进城以后,拜倒在孔明车前,心悦诚服地赞叹道:“丞相真神计也末将感佩之至。如此闪击般的行动,生来首次得见。”

孔明巡视完陈仓城之后,命令士兵寻找死于火中的郝昭遗体,给予厚葬,“郝昭为我军敌人,但其忠义之心可嘉,虽死犹荣。”

随后,他又转向姜维、魏延说道:“陈仓城虽已攻下,但你们二人尚不可解甲,必须立即去攻前方的散关今陕西宝鸡县南大散岭上。如若去得晚了,待魏军援兵一到,则恐怕又会成为第二座难攻的陈仓城。”

二将受命之后,未敢有片刻歇息,立刻领兵去攻散关。

散关防守极为薄弱,魏延、姜维不费吹灰之力,一举夺得关隘,遂令士兵在城上插满了蜀军旌旗。哪知未过半日,便听到魏军震天动地的呐喊声渐渐逼近过来。

“啊果然不出丞相所料,魏军来得如此之快”

登上箭楼望去,只见魏兵来势汹汹,队列中簇拥着鲜艳耀眼的战旗,旗上绣着“左将军张郃”五个大字。

但张郃来到城下,一看散城已被蜀军捷足先登,不禁大失所望,只得命令部下撤兵。

“追上去”

蜀军见张郃不战而退,立即出关紧紧追杀。张郃的兵马受到重创,狼狈地向长安败退而去。

姜维、魏延向孔明送来战报:“散城方面局势已经稳定。”

孔明得报,高兴地说道:“好时机已到。”

随即率大军由陈仓挺进斜谷,攻取建威,向祁山进军。

祁山是曾经两度来过的老战场,两度出兵,蜀军均未占得便宜,最终不得不退兵汉中。对孔明而言,这着实是一块令他心痛之地。

他召集帐下诸将布置作战策略:“魏军两度在此占得先手,此次必定以为我军因袭旧例,会先攻雍、郿二郡,故会以重兵严加防守二郡。因此我拟调转矛头,先去奔袭阴平今甘肃文县的鹄衣坝、武都今甘肃东南部的白龙江中游地带二郡。”

孔明的策略看来是先取阴平、武都二郡,以此来将敌军吸引到阴、武方向去,但要想使敌军分兵,自己也势必要分出兵力去诱敌深入。孔明共计派出两万人马,令王平与姜维各率一万骑兵分头前往阴平、武都二郡。

张郃退回长安,禀报了陈仓军情。郭淮得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