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一呼百应马国舅(1/3)
忙忙碌碌到深夜,凌晨就起来了。
抓紧时间洗个澡,换上朝服的马寻兜里揣着几个点心,开始一路小跑。
刚到奉天门,马寻就笑了起来,“徐大哥、邓大哥。”
徐达笑着点头,“这一回打算在宫里住多...
朱标望着窗外,夜色渐深,凤阳府的灯火却依旧明亮。他心中思绪万千,这场针对勋贵与士绅的斗争才刚刚拉开帷幕,而他深知,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
次日清晨,朱标早早便起身,召集了马寻、郝瑞等人再次议事。他开口道:“昨日我们已经定下了诸多计划,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勋贵们在地方上的势力盘根错节,他们必然会有所动作。我担心的不仅是他们的反抗,还有他们可能联合起来对朝廷施加压力。”
马寻沉声说道:“殿下说得不错。这些勋贵虽然表面上效忠于朝廷,但实际上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一旦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反击。而且,这些人中不乏有背景深厚者,若是联合起来向陛下告状,怕是会对殿下造成不小的困扰。”
朱标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父皇英明,只要我们将事实真相呈现在他面前,他自然会明白我们的用心良苦。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舅舅,你能否亲自前往凤阳,协助老四和老七处理此事?毕竟你在朝中威望甚高,有你的坐镇,勋贵们也会有所忌惮。”
马寻微微一愣,随即拱手应道:“殿下放心,老夫愿意即刻动身。只是殿下还需注意,除了勋贵之外,那些士绅同样不容小觑。他们在地方上经营多年,与百姓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若是我们一味打压,恐怕会引起民怨沸腾。”
朱标思索片刻后说道:“舅舅所言极是。对于士绅,我们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那些确实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的恶霸之徒,必须严惩不贷;而对于那些尚能安分守己、维持地方秩序的人,则可以适当安抚,以示朝廷宽厚之心。”
郝瑞在一旁插话道:“殿下,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如今正值春耕时节,许多百姓因为战乱或赋税过重而流离失所,成为逃户。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会影响今年的收成,更会让朝廷失去民心。建议殿下尽快派遣官员深入各地,清查逃户,并给予适当的减免政策,帮助他们重新定居务农。”
朱标点头赞许道:“郝瑞所言甚合吾意。这件事就交由你去办理吧。另外,赵小勇那边也要加紧行动,务必摸清所有勋贵和士绅的底细。若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刻派人来报。”
众人领命之后纷纷退下,只留下朱标独自一人坐在书房内。他翻开一本厚厚的账册,仔细查阅着关于凤阳府近年来的税收记录。看着上面触目惊心的数字,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这些年来,凤阳府的税收竟然被层层克扣,真正进入国库的不足三成!而剩下的大头,则落入了那些勋贵和官吏的私囊之中。
“难怪百姓如此困苦!”朱标愤然拍案而起,“若再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大明朝的根基迟早会被蛀空!”
当天下午,朱标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铁柱。铁柱跪拜行礼后,朱标开门见山地说道:“铁柱,朕知道你手下人手紧缺,但凤阳府的事情实在重要。朕决定从你那里抽调一百名精锐锦衣卫,专门负责保护舅舅以及监视那些不安分的勋贵。”
铁柱面露难色,低声回禀道:“殿下,属下确实人手不足,但既然殿下有令,属下自当竭尽全力完成任务。”他说完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殿下,属下还有一事相求。希望殿下能够允许我们在京师设立一个秘密据点,以便随时掌握各方动态。”
朱标略一思索后点头答应:“好,这个要求朕准了。不过你要记住,锦衣卫行事必须谨慎低调,切不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铁柱感激涕零,连忙叩谢离去。临走前,他还特意叮嘱随行人员要加强对被抓犯官的看管,防止有人趁机逃脱或者串供。
与此同时,在凤阳府,朱桢和朱棣兄弟二人正忙着部署具体的行动计划。朱桢召集了当地的凤阳卫指挥使瞿能和留守中卫指挥使张玉,详细说明了当前形势以及接下来的任务安排。
朱桢严肃地说道:“两位将军,此次行动关乎朝廷颜面,也关系到咱们兄弟的前途命运。勋贵们在地方上横行霸道已久,现在到了清算他们的时候了。你们二人要带领各自的手下,密切配合锦衣卫的行动,绝不允许任何人违抗命令。”
瞿能和张玉齐声应道:“末将遵命!请殿下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将那些违法乱纪之人绳之以法。”
随后,朱桢又命人张贴告示,告知全城百姓:从今日起,凤阳府将进行全面整顿,任何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惩罚。同时,他还设立了举报箱,鼓励普通民众揭发不法行为。
消息传出后,整个凤阳府顿时炸开了锅。一些勋贵闻讯后脸色大变,纷纷聚集在一起商讨对策。其中一位名叫魏国公徐达的后人更是怒气冲冲地说道:“这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