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强买强卖(1/3)

山东前往湘南的省际公路上。

一辆大型冷库车匀速前行,四人座的车头里,陈太阳随着车载收音机的音乐微微摇晃,显得很是兴奋。

谁知正兴起的时候,音乐声突然没了,旁边陈太勇拧着收音机的调频按钮支棱着耳朵去听。

“太勇哥,你干啥啊。”

“别吵呢,我听听有没有播报抗震救灾的新闻。”

“听啥啊,这两天还没听腻吗,都是各地解放军、消防兵去救援的事。”

“救援那是肯定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听的不是那些,我要听听受灾情况。震后72小时黄金救援,这已经过了,我听听这场地震到底影响多大。”

“哥啊,影响再大不也是没影响到咱嘛。”

“你小子,闭嘴。”

陈太勇显得有些生气,与此同时,后座上躺着休息的梁大志也坐起身,探头过来,好像和陈太勇一样要听些救援的消息。

陈太阳无奈,只能老老实实开车。

结果头刚一转回来,就听一声汽笛长鸣从后方传来,顺着后视镜一看……

“我去,霸气啊!哥,你们快看!”

顺着陈太阳的话,陈太勇和梁大志顺势看向窗外,左侧超车道上,大型的军绿色部队车辆形成了长龙队伍加速超了过去。

“帅!酷!超暴力啊,哥你快拿手机录下来啊。”

陈太阳用他相当贫乏的词汇量,不断表达着对眼前这一景象的“赞美”之情。

可惜,陈太勇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拿手机录制什么,就是在震惊过后,与梁大志一起的不约而同深深皱起来了眉头。

“这都过去三天了,还有那么多支援过去,这事不简单啊。”

接下来的路程,除了陈太阳,剩下的两人一路都是提心吊胆的,前前后后遇见了好几支救援队伍的车队,车载收音机上的新闻广播也逐渐让川西的情况在他们脑海中形成了个完整的画面。

作为普通人,面对这种天灾,唯一能做的事情或许也就是在内心之中为灾区的所有人默默祈祷和加油了。

第二天凌晨的时候,冷库车开进了湘南中振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的大门。

车上的三人看着周围的一切,特别是做了多年大棚蔬菜生意的梁大志,都要被这里的一切给震惊了。

“厉害啊,这么大的加工厂区,这么多保鲜仓库,怪不得人家能出那么大的价钱,原来是做大生意的。”

梁大志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

说实话,没到之前,他一直都是提心吊胆的,就怕遇上骗子,把他们坑来这里,结果现场压低菜价强买强卖,让他这小半年的心血都白费。

可现在,看看人家有专门工作人员指挥车辆进入仓库区,前面还十几辆各种其他地区牌照的冷库车排队等着称重卸货,哪怕是凌晨时分还有数不清的工人在赶工,就凭这样的大企业,有必要骗他这区区一车大棚蔬菜吗。

梁大志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陈太勇感觉能帮大志哥解决燃眉之急,心里也高兴。

“大志哥,我看这地方不错。要不以后咱大棚的蔬菜就一直往这边送吧,建立一个长期合作的关系。”

“嗯,我看行,这比那些三天两头就换人合作的家伙强多了。回头我找他们负责人问问着,看能怎么个合作法的。对了,你俩饿了吧。我看他们厂区门口有24小时的小超市,咱去随便买点吃的填饱肚子,等会儿把菜卖出去,哥哥我再带你们在这好好吃一顿。我可听说了,这的热干面那是一绝,咱尝尝。”

梁大志心里高兴,拉着陈太勇下车。

陈太阳不能走,这车还排着队呢,他走了,别人也没法往前开啊。

中振园区门外的小超市里,梁大志心里高兴,看什么好吃就拿什么,根本不在乎价钱,顺手还拿了不少当地的特产就打算一起带回去。等到怀里实在抱不下东西了,扭头想喊陈太勇帮帮忙,谁知陈太勇压根没跟着他。

绕着超市里的货架转了两圈,才看见陈太勇就站在超市进门的地方,和超市的收银员一起,仰着头的看挂在墙上的电视。

“现在是北京时间凌晨四点,我们可以看到川西附近的几个大型临时避难点已经人满为患,所有紧急避难群众的精神状态都很稳定。但距离灾情发生过去已经接近四天的时间,临时性的物资短缺成了最大难题……”

电视新闻里还在播放着有关灾区的信息。

柜台后面的收银员中年大姐止不住的摇头叹息。

“唉,这可咋办啊。”

就这一句话,把梁大志和陈太勇的注意力全都吸引了过去。

陈太勇忍不住问道:“大姐,什么咋办啊?”

“唉,别提了。我儿子就在川西上学,这一下子地震,他人没事,可一时半会儿的还回不来。昨晚上给我打电话,说所有人都在临时避难点待着,安全倒是安全了,就是吃饭的问题没法解决啊。学校食堂倒是还能开,可也没人送米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