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后记:世界观篇(二)(3/6)
大家忘了吗?我们众神聊斋的世界,有三层宏观-微观的世界观哦!
也就是说,宏观与微观,本质上是一个相对概念。
如此,从地球尺度,甚至宇宙尺度的宏观角度来看,人类本身就是个相对的微观世界,那么人类自己这个“微观世界”是否也有可能有某种意义上的观测者效应,也就是能够被“观测”而改变的现实呢?
仿照量子的观测者实验,微观劣正抽况下,是不可能没事儿干去“观测”别的微观劣的,除非人们咸吃萝卜淡操心的突发奇想,说我用微观的方法观测一下,这才会出现观测者效应,也就是观测者对现实的改变。
这个过程中,需要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微观的观测手段,第二个要素,是宏观的观测意图(第二个一般被人们忽略了)』般来说,这两个合到一起,才有了观测者效应的可能性。
如果把人类世界比作微观世界的话,那这个微观的观测手段(人类世界)以及宏观的观测意图(地球尺度)合到一起的话,用我们常见的一句话解释便是——天人合一。
而所谓的天人合一,可能是一种状态,一种修炼目标,也有可能是一种存在。
我们把这种存在,称为:神。
换言之,在地球-人类这个宏观-微观尺度下,由微观状态的人们的灵魂(量子态组合)而产生的宏观层面的信仰,最终在汇聚到某一个具体的偶像身上之后,这从客观上,就完成了一次从微观的观测手段(人类世界)到宏观的观测意图(部分地球尺度)的一次客观意义上的“天人合一”过程』不过这个过程越宏大,时间越久,信仰越多,这个过程越有效,最终聚集成神的可能性越大。
以上这个过程,便是众神聊斋中的“香火神”的本质产生过程——当然,沐雨要是这么描述这个过程,恐怕读者要跑一大半了吧,极不浪漫,也不易懂,所以只好放到后记里啦!
如此,这样过程中产生的神,本身就有对人类这个“微观世界”的某种观测者效应,也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观测来改变人类这个“微观世界”,就像量子力学中的微观观测者通过观测使量子态坍缩改变的原理一样,我们把这种对人类这个“微观世界”的改变,称为“【法力】”。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法力,其实是“神”这个人类世界尺度下的“微观”观测手段到宏观观测意图,再对人类世界的观测而产生的的人类世界的“扭曲”——这个概念又绕口有难以理解,所以观自在只给小红讲了一次,就不再讲。而小红这个“学渣”也只给浩宁讲了一次,随后便是其他更高阶的人给浩宁提出这个概念了。
【法力-关于量子态对现实的扭曲现象】
这里要说一句,对人类世界的现实“扭曲”这个概念,不是沐雨独创的,它有两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广义相对论对引力的解释:大家不要的,我们不讲广义相对论,只是说其中的一个小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有另外一种解释,它将引力解释为,不同质量的物体都会对时空产生“弯曲”效应,而这种弯曲效应,在我们人类的观测尺度上看,就是引力。
所以在本书中,沐雨借鉴了这个说法,并且把它“移花接木”到量子力学的观测者效应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法力)描述中,只不过得益于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我没有用弯曲,用的是“扭曲”。
第二个来源是对乔布斯的致敬:对,就是苹果手机的那个乔布斯∏布斯最大的一个个人魅力,被称为:现实扭曲力场。当然如果大家百度搜一下,便知道这只是对乔布斯巨大的个人魅力的一种夸张描述。但在小说中沐雨做了浪漫化处理,把这种对现实的扭曲之力,与宏观量子态对现实的作用结合了起来。
总之,通过三重宏观-微观尺度之辩,以及现有人类发现的量子效应的延展猜测,解释了神,法力等超现实事件的来源以及可能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沐雨完成了《众神聊斋》简介中对本书的要求:以无神写有神,以有神道无神。
问题是,如果大家接收了这样的设定,那么我们的世界,到底是有神,还是无神呢?
如此,下面的这个问题就非常关键了:三神佯谬。
【三神佯谬】
三神佯谬是本书里界天师(李宇飞)所创的三神理论推演出来的——这个也很有意思,原本一个物理专业高材生,发现了与神相关的理论规律。
和所有理论一样,三神理论都是先承认客观事实,再解释客观事实,进而推测某种假设。
三神理论描述的客观事实是:这个世界(众神聊斋世界)拥有三种状态的神——
1、传说神:宗教或者神话传说中描写的神
2、想象神:人们因为各种传说故事(包括宗教)而在头脑中想象的神(此时应有量子效应,科科)
3、香火神:通过人们灵魂对想象神的不断凝聚而产生的真实神(也就是上面所说厄能够对现实进行扭曲的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